專注高品質
高溫電熱設備研發(fā)制造
袁經理
在一些工件加工廠中,經常會使用實驗電爐作為工件熱處理的加熱保溫設備,電爐中的熱處理工作并不單單是加熱就行的,還需要進行保溫工作,知道工件熱透或保證組織轉變基本完成,所以保溫時間就十分的重要,這里智普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工件在實驗電爐中的保溫時間計算方法,以供大家進行參考。
在實驗電爐中進行工件的熱處理工作,常用的保溫時間計算公式為:
t=α·K·D
式中:
t——保溫時間(min);
α——加熱系數(min/mm);
K——工件加熱時的修正系數;
D——工件的有效厚度(mm)。
(1)薄板工件的厚度即為其有效厚度;
(2)長的圓棒料直徑為其有效厚度;
(3)矩形工件的高為其有效厚度;
(4)帶錐度的圓柱形工件的有效厚度是距小端2L/3(L為工件的長度)處的直徑;
(5)帶有通孔的工件,其壁厚為有效厚度。
加熱系數α的數值 |
||
鋼種 |
有預熱 |
無預熱 |
碳素鋼 |
b=1.4~1.8 α=0.7~0.9 |
α=1.0~1.6 |
合金鋼 |
b=1.5~2.0 α=1.0~1.2 |
α=1.2~1.6 |
表中b為達到預熱溫度(550~650℃)時的加熱系數。
工件在實驗電爐中的保溫時間除了上述計算方法外,同時還應該考慮諸多因素,而且在實際生產中應該根據這些因素以及不同熱處理工藝的要求來分別計算,比如工件的有效厚度、加熱介質、裝爐方式等,但影響較大的還有以下兩個條件:
一般情況下,在實驗電爐中常選用經驗數據進行計算,比如碳素鋼常用1min/1mm來計算,而合金鋼是碳素鋼的1.3至1.8倍,原因就是合金鋼的合金元素含量多。但是在高溫時(1000℃),有效厚度大的,這個系數取下限值,有效厚度小的,取上限值。
對于碳鋼及低合金鋼,碳化物溶解及奧氏體均勻化所需時間都甚短,因此根據情況可以采用“零”保溫淬火,這樣可在保證工件性能的前提下,縮短工藝周期,減少淬火裂紋。對于高合金鋼,淬火加熱保溫時間則要適當延長,以保證碳化物的溶解和奧氏體化,可按保溫時間每毫米0.5至0.8min估算,淬火溫度取上限時用0.5min,淬火溫度靠下限時取0.8min。
以上內容就是智普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件在實驗電爐中的保溫時間計算方法,同時要注意計算保溫時間時要同時考慮文中介紹的諸多影響因素,而且還應該注意儀表溫度和料溫的溫差,這主要取決于實驗電爐的爐況,洛陽智普爐業(yè)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實驗電爐,都是由多年經驗的電爐研發(fā)工程師設計的,設備穩(wěn)定、使用壽命長,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技術服務支持,如有需要可以在我們的網站留言,或者撥打客服電話進行詳細咨詢。
相關文章: